格格党

格格党>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 第380章(第1页)

第380章(第1页)

刘旭对于秦朝宁提出税改一事是支持的。这事迟早也需要启奏,他便对秦朝宁开口道,“朝宁你把税改一事也给诸位同僚讲讲吧。”“是!”秦朝宁应下。税收之事一直都是宣国国内存在许多弊端的一块。现存税收名目繁多,超过一千多种收税的手段,实际上能够收到国库的税银却是不多的,远远不足以支撑全国上下的诸多开销。国库之所以现在有盈余,还是源于开海禁所新增的税银,以及阮储那几艘远洋天下带回来的金银珍宝。秦朝宁问大殿上的同僚们,“各位大人们,不提涉及老百姓衣食住行的各种奇奇怪怪的税收名目,仅仅是与咱们诸位官员们息息相关的那些税收,譬如新衣税、井水税、敬炭税……”“现有税收的制定上,许多名目一文钱两文钱的税收,对于咱们这些为官的,还尚可接受。但是,这些一文钱两文钱,对于老百姓而言,累以计日就不是小数目了。”“对于老百姓而言,几十文钱,几百文钱都有大用处。”“这些收缴的五花八门的税收,面上看着收了很多税银,实际上在最终上交朝廷的各个环节里面就已经损耗掉,等抵达户部的时候已经十不存一。”税改的改革,需要从下至上,规范税收名目,规范化税收额度,规范缴税手段,制定各地税收可用权限,税收可用范围,税收可用群体……秦朝宁让内侍给他布上纸张笔墨,他现在就一条条地挥笔写下。许是税改这件事,他在脑海里想过太多次,曾经对于那些税收条例加以反反复复地琢磨,他现在落笔几乎不用斟酌,像是每个字他都写过很多次一般,流畅如水。他的字迹很工整,工整到犹如板雕印刷,字字齐整,一丝不苟。今日在场的很多官员们,是第一次见识到秦朝宁这个史上最年轻的阁老胸中那些指点江山的运筹帷幄。秦朝宁肆意挥洒笔墨,众人驻足屏住了呼吸。他这一手字,直接把许多人震住了。这是人能写出来的字?!!同一个字,常人根本无法写出一模一样的。可是,秦朝宁笔下的字迹,看上去就是一个板雕印刷出来的,仅凭肉眼没法分辨差异。大家对此皆不由自主地倒吸一口凉气。围在案桌四周的官员密密麻麻,挤不进去的那些就让前面的同僚给他们传递纸张。纸张上的内容更是让他们看得醍醐灌顶,满腔的情绪被这些文字调动得激昂。恍若下一秒,他们就恨不能跟随秦阁老去过关斩将,去成为他所画蓝图的左臂右膀。曾经的岁月里,他们科举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为了能够让自己成为造福一方百姓的好官。秦朝宁给他们勾勒的蓝图,实在是太美好了,让他们情不自禁产生了向往。嘉帝就站在秦朝宁的身侧,时不时就发出一声小声的惊叹。他的目光身不由己地黏在这些宣纸上了。上面的内容,让他身心皆震撼得打了激灵似的,不由自主陷进去了秦朝宁塑造的宣国愿景中。这些税制的改变,为何能够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他还不太能理解,理不清其原理。但是,他能够看得出来,经过秦朝宁这样的规划之后,宣国的税制变革会带来很明确的民生活力。百姓们的生活会更轻松,官员们的日子也会更宽松,商户们对于做生意的意愿会更强烈,经商环境会更友好……国库的税银不会变少,反而还会逐年增多。国库若是能够充盈,朝廷就能对于百姓的启蒙,百姓的就医困难,百姓老年无依靠有所行动,让其逐步改变。而日子过好了的百姓们,得到读书教育机会的百姓,又会成为对于国家而言更有正向推动国家发展的子民。所有的这一切,对于他的江山社稷稳固与皇权巩固而言,都是极其有利的。嘉帝的心脏怦怦直跳,白皙的脸庞由于心神激荡而通红。秦朝宁就这般在所有人的目睹之下,一直写到了平常散朝的时间。期间,没有任何一个官员打断他,或是催促他。大家都愿意安静地等着,也迫切想看到所有政策细节。所以,等秦朝宁终于放下了笔,转了转他发麻的手腕,太和殿才重新热闹了起来。嘉帝与官员们都在传阅秦朝宁所写的政策条例,一张看完就相互之间交换另一张。刘旭和韦之贯他们同样也埋头认真地细看,且思考其中的可行性。这份税改细则,能够牵涉到的方面太多,要是真正想推行下去,还需要配合吏部对于官员考核的变革。只有在有效监督的情况下,政策的向下实施才不会变形。宝泰六年关于互市,关于税改,关于吏部考核的改革等相关的热议,在朝堂内外一直持续了好些天。在未有定论之前,大家期间都可以过去内阁找秦朝宁、韦之贯等畅所欲言,发表建议和看法。整体框架搭得太大,几块内容加起来,被官员们私下称之为宝泰年间新政。在敲定下最终版的章程前,大多数人经历了质疑秦朝宁、理解秦朝宁、成为秦朝宁这样的心理变化过程。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